所在位置: 首页  综合事务  科研动态>正文
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再添2个国审水产新品种
发布时间:2024-11-06

10月28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36号》,公布了23个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由厦门大学作为第一依托高校的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2个国审水产新品种,包括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柯才焕教授团队牵头选育的皱纹盘鲍“福海1号”(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13-2024),以及徐鹏教授团队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选育的豫选黄河鲤2号(水产新品种登记号为GS-01-001-2024)。

22.png

皱纹盘鲍“福海1号”是柯才焕教授团队继杂色鲍“东优1号”、西盘鲍、绿盘鲍后,获得的第四个国审鲍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快、耐高温的优势,深受南方全程养殖业者的欢迎,具有特定的消费市场,应用潜力大,有望对我国鲍养殖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png

豫选黄河鲤2号是继2004年豫选黄河鲤之后,又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黄河鲤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体色稳定、无鳞被分化等特点,对提升鲤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4.png

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底完成重组,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也是目前我国在海洋生物育种领域获批的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紧密围绕蓝色食品产出和海洋种业振兴的国家战略需求,依托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海水养殖产业,聚焦海水养殖重大新品种培育核心任务,已创制出大黄鱼、鲍鱼、海带、紫菜和对虾等15个国审水产新品种并实现产业化,其中大黄鱼“富发1号”、绿盘鲍、三海海带、坛紫菜“闽丰2号”等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等,并与全国10余家水产养殖和种业阵型企业建立稳固的联合育种计划,选派50余名科研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深入产业一线开展良种推广和培训,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水产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种源支撑和技术保障,受到农业农村部和社会各界的较高认可和肯定。

(海洋与地球学院)


Top